职工集体婚礼
山水欢歌,豪情满怀;“工”贺新囍,四海团“缘”。
9月10日,秋日的海兰江畔爱意涌动,延边州总工会“同心筑梦·爱在边疆”各民族职工集体婚礼在龙井良田百世如期举办。13对职工新人在白山黑水的见证下、在各族群众的祝福中,携手迈入幸福的婚姻殿堂,为延边72华诞、祖国75华诞献上最美好的青春祝福。
吉林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杨莉、 延边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延边州总工会主席王秋菊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13对职工新人、新人亲友及观众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这是一次职工专属的“工”式浪漫。
东方欲晓,晨曦初露,“劳模接亲团”整装待发。
在新郎出发接新娘前,劳模代表将手捧花和祝福一一送给新郎,传递榜样的力量,浪漫就此启程。
9时28分,吉时已到,婚礼盛大启幕。
延边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延边州总工会主席王秋菊代表州总工会向职工新人送上美好祝福、给予深切厚望,寄语各民族职工新人“相守一生,锐意进取、携手奋斗,为延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的智慧和力量,身体力行在延边民族团结和美画卷上镌刻下更加甜蜜醉人的印记。”
“青山绿水披霞光,海兰江畔稻花香,此时此刻,我以延边州32万劳动者名义正式宣布:13对新郎新娘从此结为合法夫妻,并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祝贺祝福!”全国劳动模范伊学义为各民族职工新人证婚,祝福他们“常念父母之恩、常存感恩之心、常怀报国之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功立业,为延边实现跨越赶超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这是一次以家筑国的深情宣誓。
海兰江畔,白云之下。在场共同见证幸福的领导、嘉宾为职工新人们颁发婚书,“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一纸婚书,牵二人之约;十里红妆,定一生相守。跟随领誓人,职工新人们为爱许下铮铮誓言,字字铿锵,响彻碧水蓝天;新郎为新娘带上同心戒指,郑重许下爱的承诺,表达着对“小家”初建的责任与担当。
“从此刻起,我们将带着党委政府、工会组织和亲朋好友的祝福与期盼,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投入到推动延边跨越赶超的火热实践中,将这份幸福延展至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书写一段段关于爱与奋斗的华彩乐章。”来自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和龙大队前哨边境检查站的民警万浩南和异地工作在山东招远新村完全小学的人民教师陈萧,代表职工新人发表爱的宣言,誓将“小家”和谐融入到“大家”建设中,共同担负起家庭和社会责任,书写扎根延边的青春奋斗故事。
这是一次天下大同的古今传承。
在这片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大地上,各民族文化血脉相通、地域情感共融,熠熠生辉的礼仪之光,照耀着一代又一代各民族新人携手步入幸福殿堂的温馨时刻。在各民族职工集体婚礼现场,为新人们献上了一次专属于他们的神圣之礼——行“三揖三让”之礼。
新婿一揖、新妇一让间,古今须臾,四海一瞬,中华各民族儿女“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共同体意识穿越时空、薪火相传,引导激励着各民族青年职工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持久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续写团结奋进的时代赞歌。正如家长代表所期盼的那般,“希望新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青春的活力和爱情的甜蜜化为干事创业的不懈动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更加多彩的人生!”
清风为证,山水为凭;同心筑梦,爱在边疆。
在延吉市文化馆带来的《爱我中华》精彩歌舞中,13对职工新人与亲朋好友、观礼群众载歌载舞。欢笑声、祝福声一浪高过一浪,汇成了一片欢乐、喜庆的海洋。
至此,嘉礼礼成!
接下来,州总工会将组织各民族职工新人在延边州职工疗休养基地推荐线路度过3天2晚的蜜月旅行,在蜜月期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参观、良好家风教育指导、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特色篝火晚会等活动。
延边州总工会以这场集体婚礼致敬奋斗者、礼遇青年人,既集约低碳、健康文明,又意义深远、仪式感满满,充分展示了延边各民族青年职工健康向上的文明风采,营造了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更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引导着广大职工群众共同谱写延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的时代新篇!